時間:2025-08-11 09:14:06 | 來源: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的工作要求,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東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向對應部門反映。
聯系人及電話:
省交通運輸廳李鵬飛,020-83730685;
省發展改革委何穎紅,020-83138761;
省郵政管理局程晨,020-83172832;
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李慧鑫,020-86128302;
廣州鐵路監督管理局翁麟杰,020-61332604;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王強,020-61327522。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郵政管理局
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
廣州鐵路監督管理局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2025年8月7日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的工作要求,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到2027年,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取得明顯成效,助力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至13%左右。全省交通物流通道樞紐網絡更加完善,貨物運輸結構明顯優化,鐵路貨運量及周轉量力爭穩中有增,水路貨運周轉量占全社會貨運周轉量的比例保持在全國前列,沿海主要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力爭達到120萬標箱,大宗貨物采用綠色運輸方式運輸的比例穩定在90%以上,鐵路總體運輸時間力爭較2023年降低10%,港口、鐵路、機場等領域綜合貨運樞紐的管理成本和服務收費明顯下降。交通物流與產業發展緊密融合,重點領域改革有序推進,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二、健全網絡,推進結構性降本提質增效
(一)提升交通物流通道承載能力。構建暢通的跨境跨省綜合運輸通道,推動建設一批高速公路、鐵路、航道等重大項目。依托珠三角高速公路網和高等級航道網,構建協同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體系,服務珠三角地區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強化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物流通道銜接,服務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和區域協同發展。依托高速公路、干線鐵路出省通道,服務國內經濟大循環。依托主要港口、機場和鐵路樞紐,提升國際物流通道能級,服務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
(二)強化綜合貨運樞紐一體協同發展。加快推進我省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統籌優化全省港口資源,廣州、深圳加快建設國際航運樞紐,汕頭、湛江分別打造粵東、粵西地區樞紐港,支持徐聞港建設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推進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和深圳寶安機場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新建廣州新機場、陽江機場,支持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建設。加強鐵路物流樞紐布局研究,推動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廣州(大田)國際港、深圳平湖南鐵路物流樞紐、珠三角西岸物流樞紐等一批鐵路物流樞紐建設和擴容提質。
(三)完善交通物流末端網絡。開展大宗貨物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的物流園區、產業園區、工礦企業及糧食儲備庫鐵路專用線建設需求摸查,推動一批重要港區鐵路專用線建設,優化接軌手續辦理流程。推動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等加快建設完善“水水中轉”“江海聯運”等設施。依托高速公路服務區打造數智化高速公路物流骨干節點網絡。推動提升沿海主要港口采用綠色運輸方式疏運大宗貨物的能力。
三、促進融合,推進系統性降本提質增效
(四)深化交通物流與產業融合。強化交通運輸規劃與產業發展規劃協同,推動交通物流與現代化產業體系高效銜接。開展重大產業集群和制造企業交通物流需求調查,搭建交通物流與產業供需對接平臺。大力發展“新三樣”物流,爭取國家支持開展鐵路運輸試點;開展新能源汽車物流提升工程,完善新能源汽車滾裝碼頭布局,拓展新能源汽車集裝箱、多用途船運輸,支持南沙港區、小漠港區等主要汽車口岸拓展外貿直航直靠線路。支持廣州港、珠海港、湛江港等對接國家“北煤南運”“北糧南運”大通道,推廣煤炭、糧食“散改集”鐵路運輸。各地要推動交通物流企業主動對接高附加值產業、跨境電商平臺及企業,提供精益化、專業化物流服務。廣州、惠州、揭陽、湛江、茂名等地重點面向綠色石化產業需求,培育大型化、平臺化危險品專業物流龍頭企業,提升鐵路、水路危險品運輸比例。各地要結合經濟產業特色,培育工程物流、醫藥冷鏈、城市配送等專業型物流企業,打造交通物流領域“專精特新”企業群體。
(五)促進各種運輸方式融合發展。推進各種運輸方式設施及標準銜接,鼓勵有關聯運主體擴大單元化物流載具推廣和循環共用,引導上下游設施適配性改造。引導大型物流企業和綜合性物流平臺等多式聯運經營人發展“一單制”“一箱制”,實現貨物“一次托運、一次收費、一單到底、一箱通行”。支持鐵路運輸企業與港口合作建設聯運信息平臺,推進鐵水聯運業務單證電子化,發展“單一窗口+海鐵聯運”物流模式,打造2-3個部級鐵水聯運品牌線路案例。支持各地港口推進鐵路箱下水,依托內陸鐵路無水港布局內貿箱提還箱點,推進集裝箱循環共用。鼓勵鐵路運輸企業與機場探索發展空鐵聯運。持續培育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加快復制推廣成熟經驗。
(六)推動城鄉交通物流融合。指導廣州、深圳、珠海、佛山、韶關等市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發展。鼓勵利用公路客運站、公交首末站等拓展快遞物流、城市配送等服務,推動城市物流配送向鄉村延伸拓展。統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攻堅工作,持續推進農村縣、鄉、村三級交通物流節點建設,支撐服務“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快遞進村”,2027年底具備條件的縣級行政區實現寄遞服務全覆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覆蓋率達到90%。開展省級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試點,打造一批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支持建設物流服務型高速公路服務區。鼓勵各地大力培育冷藏保鮮專用運輸企業,推廣標準化冷藏車。
四、深化改革,推進制度性降本提質增效
(七)深化交通物流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實施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推動降低鐵路專用線規劃建設和使用費用,鼓勵鐵路專用線共建共用。引導鐵路運輸企業與大型物流企業、電商企業、郵政快遞企業等合作探索培育高鐵快運示范線路。協同爭取國家對廣州、深圳等地航空空域、時刻、航線資源更大支持,支持擴大全貨機機隊規模,加快推廣航空貨運電子運單。
(八)有效降低交通物流管理成本。支持貨運樞紐優化運行管理模式,推動相關物流信息開放共享,提升裝卸、轉運、倉儲等環節的市場化水平。督促鐵路運輸企業和鐵路專用線依法規范價格公告行為,規范港口、集裝箱堆場企業經營行為。
(九)進一步提升交通物流運行效率。推動鐵路運輸和港口企業減少鐵路編組、貨場碼頭裝卸等環節和作業時間,優化班列、班輪運輸組織。支持鐵路運輸企業開行穩定、常態化鐵路貨運班列,提供客車化、直達化服務。推動港口優化作業流程,壓縮貨物堆存、轉運時間。推動交通物流企業、物流樞紐及生產企業協同配合降低倉儲需求,提升倉儲效率。
(十)提升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完善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大件運輸等領域管理辦法。實施信用分級分類差異化管理,建立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制度,引導貨物源頭企業優先采用信用優良的交通物流企業承運。持續提升交通運輸行政執法質量效能。
五、引導創新,推進技術性降本提質增效
(十一)推進交通物流信息互聯共享。完善廣東省物流地圖平臺功能,建立長效的數據更新維護機制;依托國家級物流大數據平臺,加快建設廣東省綜合運輸業務協同平臺;依托廣東電子口岸平臺,推進交通運輸、公安、海關、邊檢、口岸等部門直通港澳跨境貨運數據信息互聯互通。支持大型交通物流企業和平臺高效聚合各類運輸方式數據信息,遴選一批典型企業和平臺進行社會化推廣,減少交通物流中轉次數和庫存、提高銜接效率,提供全程可追溯的綜合物流信息服務。
(十二)推進交通運輸智慧物流創新發展。推動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建設深圳港鹽田港區東作業區、廣州港南沙通用碼頭、肇慶新基灣碼頭等一批智慧港口碼頭,加快推進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的智慧機場建設。支持廣州、深圳等具備條件的城市培育低空物流領軍企業,探索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短途通航貨運、低空跨海物流等試點,有序推進低空物流應用場景規模化。引導交通物流企業大力推廣無人倉儲、無人裝卸、自動分揀、智慧轉運等智能化設施設備。支持廣州、深圳等地開展道路貨運、城市配送等領域智能網聯汽車試點。
(十三)推動技術裝備綠色低碳發展。推進交通物流領域大規模設施設備更新,加快淘汰老舊營運柴油貨車、船舶,加快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機場轉運車輛電動化替代;引導港站樞紐和服務區等設施設備綠色化改造,持續推進港口岸電設施改造和使用,加快普通國省道干線公路服務區、高速公路服務區充(換)電設施建設,增設大型貨車充電停車位。合力推進韶關、肇慶、江門、茂名等地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引導LNG、生物柴油、純電池動力船舶在具備條件的沿海、內河航線應用。推進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支持廣州、深圳、佛山、江門等地發展零排放貨運車隊,建設零排放貨運走廊。
六、強化保障,推進綜合性降本提質增效
(十四)用好用足減稅降費政策。配合落實國家各項有關交通物流行業的稅費優惠政策,定期摸查和推送符合政策的交通物流企業清單。協同推動物流領域實現電子發票全覆蓋。協調落實網絡平臺道路貨運企業為符合條件的貨物運輸業小規模納稅人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
(十五)強化要素資源保障。對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任務以及重要鐵路專用線等重大交通物流項目,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協調優先給予用地用海保障。支持交通和倉儲物流用地以長期租賃或先租后讓、租讓結合方式供應。鼓勵地方政府盤活存量土地和閑置土地資源用于物流設施建設。協調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交通物流企業融資支持力度,用好用足交通運輸設備更新補貼及再貸款再貼現、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融資政策。
七、培優育強,推進經營性降本提質增效
(十六)提升國際(跨境)物流保障能力。支持沿海港口拓展國際航線,增加國際海運干線運力投入,加快發展航運服務業。支持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完善貨運樞紐設施功能,推動廣州新機場高標準謀劃貨運功能,支持珠海機場推進國際貨運口岸建設。支持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和節點城市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交通物流企業開行至東南亞、中亞等地的國際道路貨運線路。有序提升港珠澳大橋貨運車輛通行規模。落實跨境寄遞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支持廣州、深圳、珠海等口岸城市加快完善國際寄遞物流體系。高質量完成交通運輸部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交通強國專項試點廣東項目。
(十七)培育國際化領軍物流企業。加大對重點交通物流企業政策支持力度,推動重點交通物流企業加強國內國際和上下游資源整合,通過兼并、重組、組建聯盟等多種方式提升規模化水平,積極拓展海外物流業務,構建全球化網絡化物流服務體系,培育1-2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交通物流領軍企業。
八、優化服務,推進道路貨運高質量發展
(十八)優化道路貨運市場供給。推動各地建立健全道路貨運市場運行監測分析機制,按照交通運輸部規則定期向社會發布道路貨運運力、運價指數、供需形勢等信息,引導經營者理性進入道路貨運市場。按照交通運輸部統一部署,積極穩妥推進超長平板半掛車、超長集裝箱半掛車治理,逐步淘汰超長半掛車。
(十九)培育現代道路貨運企業。依托大型交通物流企業和貨運平臺開展道路貨運品牌創建,整合道路貨運行業貨源、信息和社會運力,統一服務標準,提高車貨匹配效率,提升道路貨運組織化水平。發揮行業協會引領帶動和行業自律作用,會同大型交通物流企業和平臺構建現代道路貨運行業標準體系,引導鐵路、水運、航空等企業與誠信水平好、服務質量高的道路貨運企業長期合作。
(二十)強化道路貨運安全監管。協同公安機關強化道路貨運聯合執法,嚴格查處貨車違法超限超載等違法違規行為。用好廣東省“兩客一危一重”車輛智能監管系統,壓實道路貨運企業主體責任,強化對危險貨物運輸車和重型貨車運輸過程監測,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違規駕駛等行為,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二十一)改善道路貨運從業環境。健全完善貨車司機群體黨建工作機制,開展貨車司機典型事跡挖掘宣傳,引導貨車司機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和行業治理。持續建設暖心服務“司機之家”,推動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公路服務區完善貨車停車、充電、維修等設施及司機休息、餐飲等生活服務功能。推進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大件運輸“一件事”落地見效。加大網絡貨運平臺惡意壓價、抽成比例過高等監管力度。
各地、各有關單位要根據職責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或措施,按照“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要求扎實推進本方案落地見效。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郵政管理局、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廣州鐵路監管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等相關單位建立工作聯系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和跟蹤督導,及時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細。
附表:重點專項工程清單